广东恒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

返回 行业资讯

氮化热处理加工硬度多少?

氮化热处理加工后的硬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包括处理温度、渗透时间、材料的成分和硬度,以及氮化介质等。一般来说,氮化表面硬度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,具体数值范围通常在9001200HV之间,这相当于大约6572HRC(洛氏硬度)。这种硬度的提升主要是由于表面的氮化物形成了复合的碳氮化物,并增加了表面的压缩应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氮化后的硬度提升是相对于原材料而言的,通常可以达到原材料硬度的5~8倍。然而,氮化层的厚度通常较薄,一般小于0.3mm,因此氮化热处理主要用于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,而对心部的硬度影响较小。

此外,不同材料的氮化效果也会有所不同。例如,对于S136H模具钢,其原始硬度约为30-36HRC,经过淬火、氮化热处理后的硬度可达到50-56HRC。而对于NAK80模具钢,其原始硬度约为37-43HRC,经过淬火、氮化热处理后的硬度可达到43-48HRC。这些具体数值表明,氮化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特定材料的表面硬度。

综上所述,氮化热处理加工后的硬度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数值范围,但具体数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工艺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氮化热处理参数,以获得最佳的硬度和耐磨性效果。

上一页

关于氮化热处理工艺过程大致有哪些步骤?

下一页

热处理的种类和作用

广东恒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